車禍案件如何處理?車禍處理懶人包:自己處理還是找律師?一篇就懂!
-
商品資訊
發生車禍的那一瞬間,腦袋一片空白是正常的。該報警還是和解?要先送醫還是先拍照?報案後做筆錄會不會說錯話?接著還有保險理賠、民事求償、責任認定,每一步都牽一髮動全身。
這篇文章會一步步帶你了解車禍處理的流程,從現場應變、責任劃分,到法律後續處理,以及什麼情況下找律師最有保障。
一、車禍第一步:報警還是和解?
很多人一開始會想「和解比較快」,但這裡有個重點:只要有人受傷、有爭議、或責任不清楚,就應該報警。
依《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》第3條第1項第5款:發生道路交通事故,駕駛人或肇事人應先為下列處置➙通知警察機關,並配合必要之調查。但無人受傷或死亡且當事人當場自行和解者,不在此限。
★換句話說,如果有人受傷,你沒報警就私下和解,不僅可能求償無門,還有可能被誤認為「肇事逃逸」。
二、有人受傷怎麼辦?
不要以為小擦傷沒事,先就醫、留下診斷證明書 才是重點。這份文件不只是醫療紀錄,更是後續保險與訴訟的重要依據。建議三件事:
1. 叫救護車或自行就醫,保留病歷與診斷證明。
2. 拍下事故現場、車輛位置與傷勢。
3. 找目擊證人、報警留下紀錄。
三、做筆錄要小心
筆錄一旦簽下去,就可能成為日後審判或保險的依據。
例如,你若隨口說「我沒注意前方」,就等於承認自己有疏失,依《刑事訴訟法》,你有陳述自由,也可以不回答對自己不利的問題。
★建議在律師陪同下製作筆錄,避免說錯話成為把柄。
四、車禍責任怎麼分?
車禍涉及三種責任:刑事、民事、行政。
• 刑事責任
如果因疏忽造成他人受傷,可能構成《刑法》第284條過失傷害罪:因過失傷害人者,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;致重傷者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。
若發生事故卻逃逸,則涉及《刑法》第185條之4肇事逃逸罪: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,致人傷害而逃逸者,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;致人於死或重傷而逃逸者,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• 民事責任
車禍賠償依《民法》第184條與第195條:因故意或過失,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,負損害賠償責任。
♦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、健康、名譽、自由、信用、隱私、貞操…被害人得請求賠償相當金額。
♦ 常見的賠償項目:醫藥費、車損、交通費、精神慰撫金等。
• 行政責任
依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》,還可能有罰鍰、記點、吊扣或吊銷駕照。這些雖然不是刑罰,但對生活影響極大。
五、車禍可以自己處理嗎?
如果只是小擦撞,沒有人受傷,責任清楚且雙方態度理性,透過保險和解就能解決;但一旦牽涉「人身傷害」、「責任有爭議」、「保險拒賠」或「對方惡意不和解」,建議務必找律師介入,避免錯過蒐證與談判的黃金時機。
六、找律師的好處
律師能幫你做的不只是打官司,而是從第一時間就介入:
• 協助蒐證、檢視診斷書、找監視器。
• 陪同做筆錄,避免不利陳述。
• 與對方或保險公司談判,爭取合理賠償。
• 出庭訴訟,全面主張權益。
★更重要的是,律師能幫你減輕心理壓力,讓你專心養傷或處理生活,不必被法律程序拖垮。
七、結語
車禍處理不是靠運氣或對方的好心,而是靠法律和證據。無論你選擇自行處理或交給律師,重點是 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:及時報警、就醫、保留證據,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。
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提醒您:若您在車禍中遇到責任爭議、賠償問題,或擔心刑事追訴,我們的律師團隊能夠提供全方位協助,讓您在混亂中找到最穩固的支持。
如有任何法律問題
請立即聯繫→線上免費諮詢平台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LINE線上法律諮詢:@lawuicc001(點擊諮詢)歡迎電話預約會議:03-3150-034提供多元支付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【了解更多】Facebook: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Instagram:chien.sheng_ -
商品Q&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