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法律知識文 > 跟蹤騷擾防制法完整攻略|跟騷法、跟蹤騷擾行為、告誡書、保護令與法律責任

跟蹤騷擾防制法完整攻略|跟騷法、跟蹤騷擾行為、告誡書、保護令與法律責任

  • 跟蹤騷擾防制法完整攻略|跟騷法、跟蹤騷擾行為、告誡書、保護令與法律責任
商品圖像
  • 商品資訊

    近年來,台灣社會多起因跟蹤騷擾引發的案件,讓「跟蹤騷擾防制法」(簡稱跟騷法)備受關注。許多受害者一開始以為只是糾纏或追求,但事實上已構成刑事犯罪。本文由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專業律師團隊整理,帶您一次看懂法律規範、自我保護方式與常見疑問。

     

    一、什麼是跟蹤騷擾?跟蹤騷擾防制法一次看懂

    根據《跟蹤騷擾防制法》第3條,跟蹤騷擾行為是指對特定人 反覆或持續、違反其意願,並與性或性別有關的行為,造成對方畏懼、影響日常生活。

       八大類型跟蹤騷擾行為   

     1. 監視、觀察、跟蹤或掌握他人行蹤。

     2. 尾隨或守候至住所、學校或工作場所。

     3. 警告、威脅、辱罵、歧視等言語或行為。

     4. 利用電話、網路或通訊工具反覆干擾。

     5. 不斷要求約會、聯絡或追求。

     6. 寄送或展示文字、影像、物品。

     7. 散播有害名譽的訊息或物品。

     8. 濫用他人個資,代訂貨品或服務。

    enlightened律師提醒:若行為針對的是被害人的家屬或生活密切關係人,也可能成立跟蹤騷擾罪。

     

    二、跟蹤騷擾告誡書與保護令申請流程

    (一)告誡書:第一道防線

    《跟騷法》第4條,警方接獲報案後,若認定有犯罪嫌疑,會核發「跟蹤騷擾告誡書」,並採取必要保護措施。

    (二)保護令:進一步保障

    《跟騷法》第5條,若行為人在告誡後兩年內仍再犯,被害人可向法院聲請「跟蹤騷擾保護令」。檢察官或警方也可以依職權聲請。

     

    三、跟蹤騷擾罪的刑責有多重?

    《跟蹤騷擾防制法》第18條規定:

     • 一般情形:處 一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。

     • 攜帶凶器:處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。

     • 此為 告訴乃論之罪,需被害人提出告訴才會追訴。

    ★另外,第21條也規定,若行為人有重大嫌疑且有再犯之虞,法院得裁定羈押。

     

    四、遇到跟蹤騷擾怎麼辦?律師建議這樣做

     1. 立即報警:警方會記錄並核發告誡書。

     2. 申請保護令:若對方再犯,可據此向法院聲請。

     3. 保存證據:保留訊息、監視器影像、證人證言。

     4. 避免單獨出行:加強日常安全防範。

     5. 法律協助:若涉及威脅或散播私密影像,檢方可協助下架並聲押行為人。

     

    五、常見問題 Q & A

    Q1:感覺被跟蹤騷擾,一定成立犯罪嗎?

    不一定!例如狗仔跟拍,雖然造成困擾,但目的若不是追求或與性別相關,可能不符跟騷法要件。勞資或債務糾紛中的堵人、張貼廣告,也未必構成犯罪。

     

    Q2:如果雙方曾有互動,會影響判斷嗎?

    會。若被害人過去曾接受送禮、接送,事後忽然提告,法院會審酌雙方互動紀錄,判斷是否真違反意願。

     

    Q3:跟蹤騷擾案件常見型態是什麼?

    依統計,最常見的是 通訊騷擾(打電話、傳訊息),其次是尾隨、守候。

     

    六、律師提醒

    跟蹤騷擾往往是更嚴重暴力事件的前兆,切勿掉以輕心。若您或親友已遭遇此類情形:

     • 請立即報警並尋求專業法律協助。

     • 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的律師團隊擁有處理刑事案件的豐富經驗,能協助您提出刑事告訴、聲請保護令,並在必要時爭取檢方聲押,確保人身安全。

     

    如有任何法律問題

    請立即聯繫→線上免費諮詢平台mail
     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     
    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     
    LINE線上法律諮詢:@lawuicc001(點擊諮詢)
    歡迎電話預約會議:03-3150-034
    提供多元支付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
     
    【了解更多】
    Instagram:chien.sheng_

     

  • 商品Q&A

    • 提問者稱呼
    • E-mail
    • 手機
    • 電話
    • 留言內容
    • 驗證碼
上一頁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