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法律知識文 > 債務人脫產怎麼辦?債權人如何行使撤銷權保障自己?

債務人脫產怎麼辦?債權人如何行使撤銷權保障自己?

  • 債務人脫產怎麼辦?債權人如何行使撤銷權保障自己?
商品圖像
  • 商品資訊

    有些債務人為了躲避債務,會故意把財產轉移出去,常見的手法包括「贈與」給家人(無償)、或「賤賣」給朋友(有償),讓自己名下看似沒有財產,好讓債權人拿不到錢。其實,法律早有規範,這種情況債權人可以透過 撤銷權 來維護權益。

    以下分兩種情況來說明:

     

    一、債務人用「贈與」或其他無償方式脫產

    法律依據:民法第244條第1項

    ➙「債務人所為之無償行為,有害及債權者,債權人得聲請法院撤銷之。」

    ★也就是說,如果債務人把財產免費送人(例如贈與給親友),這會讓債權人拿不到應得的債務,債權人就可以向法院聲請撤銷這個行為。

     

    enlightened實務見解:

     • 判斷是否「有害及債權」,要看債務人「當時」的財產狀況。如果贈與發生時就已經影響清償能力,債權人才有權撤銷。(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98號判決)

     • 若債務人雖然贈與了一部分財產,但剩下的財產還足夠清償債務,那就不算真正妨害債權,法院不會支持撤銷。(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731號判決)

     

    二、債務人用「買賣」或其他有償方式脫產

    法律依據:民法第244條第2項

    ➙「債務人所為之有償行為,於行為時明知有損害於債權人之權利者,以受益人於受益時亦知其情事者為限,債權人得聲請法院撤銷之。」

     

    ★簡單來說,如果債務人把財產賣掉(常見的情況是「賤賣」給親友或關係人),而且:

     1. 債務人自己知道這樣會害債權人拿不到錢,且

     2. 買受人(受益人)也明知債務人是為了脫產,那麼債權人就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銷訴訟,把這個買賣行為撤銷。

     

    enlightened實務見解:

     • 必須證明債務人在交易時「明知」自己財產不足以清償所有債務,還故意賣掉財產,導致債權受損。(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2090號判決)

     • 如果債務人財產已經不夠還債,卻仍把財產賣給他人,而買方也知道這件事,就會成立撤銷的要件。(臺灣高等法院108年度上易字第396號判決)

     

    三、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時效

    債權人並不是隨時都能主張撤銷,法律有時間限制。

    依照 民法第245條

     • 必須在「知道有撤銷原因」起 1 年內行使。

     • 不論知不知道,最長不得超過「行為發生後 10 年」。

     

    四、律師提醒

    如果您懷疑債務人把財產轉移給親友或低價賣出,企圖規避債務,應立即蒐集證據並在時效內提起撤銷訴訟。這是保障自己債權的重要手段。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擁有豐富的債權保障與撤銷權訴訟經驗,能協助債權人爭取權益,避免因債務人脫產而蒙受損失。

     

    如有任何法律問題

    請立即聯繫→線上免費諮詢平台mail
     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     
    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     
    LINE線上法律諮詢:@lawuicc001(點擊諮詢)
    歡迎電話預約會議:03-3150-034
    提供多元支付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
     
    【了解更多】
    Instagram:chien.sheng_

     

  • 商品Q&A

    • 提問者稱呼
    • E-mail
    • 手機
    • 電話
    • 留言內容
    • 驗證碼
上一頁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