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法律知識文 > 什麼是加重竊盜罪?律師帶你一次看懂法律規定與實務風險

什麼是加重竊盜罪?律師帶你一次看懂法律規定與實務風險

  • 什麼是加重竊盜罪?律師帶你一次看懂法律規定與實務風險
商品圖像
  • 商品資訊

    許多人以為「順手牽羊」只是小事,頂多和被害人和解,再爭取緩起訴或易科罰金即可了結。然而在刑法中,有些竊盜行為屬於「加重竊盜罪」,刑度不但較重,最少就是六個月以上有期徒刑,嚴重時甚至必須入監服刑,並非罰錢就能解決。

     

    一、案例分享:加重竊盜的常見情境

     1. 竊取觸媒轉換器案件

    新北市蘆洲區發生多起汽車觸媒轉換器遭竊,竊賊利用砂輪機、電鋸、油壓剪等工具,在短短一分鐘內拆下零件轉賣。警方最後在犯嫌住處查獲作案工具與贓證物。

     2. 專偷兌幣機的雙人組

    桃園地區兩名男子合作,一人把風、一人持螺絲起子或砂輪機破壞娃娃機店內兌幣機,短時間內竊得大量零錢。這類行為看似金額不高,卻因「攜帶兇器」而構成加重竊盜罪。

    這些例子提醒我們:使用螺絲起子、油壓剪等工具撬開腳踏車鎖、偷車牌、破壞機台,即可能構成加重竊盜,法律後果比想像嚴重得多。

     

    二、刑法上的竊盜罪定義

    《刑法》第320條:「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,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,為竊盜罪,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。」

    enlightened構成要件:

     • 主觀上:

     1. 有「不法所有」意圖,即明知物品屬於他人,仍想據為己有。

     2. 具備竊盜故意,清楚知道行為是違法的。

     • 客觀上:

    開始實際竊取他人財物的行為,例如進入他人住處翻找物品,即被認定為「竊盜行為的著手」。

     

    三、加重竊盜罪的法定刑

    《刑法》第321條,加重竊盜的刑度為 六月以上至五年以下有期徒刑,並得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。

    enlightened常見的加重情形包括:

     1. 侵入住宅或有人居住的建築物竊盜。

     2. 毀壞門窗、牆垣或其他安全設備竊盜。

     3. 攜帶兇器竊盜。

     4. 三人以上結夥竊盜。

     5. 乘火災、水災等災害時竊盜。

     6. 在車站、港埠、航空站或交通工具內竊盜。

     

    四、何謂「攜帶兇器」?

    法律上的兇器不限於刀械,只要是客觀上足以對人身安全構成威脅的器物,都可能被認定為兇器。重點在於行竊時「隨身攜帶」,不必有實際使用或攻擊意圖。

    enlightened實務舉例:

     • 竊取電纜、電線 → 使用剪刀。

     • 偷娃娃機、兌幣機、腳踏車 → 使用油壓剪或砂輪機。

     • 偷車牌 → 使用螺絲起子或扳手。

    ➙因為這類工具可能在衝突中被用來傷人,所以刑法才會加重處罰。

     

    五、為什麼加重竊盜要判得比較重?

    攜帶兇器或多人結夥竊盜,不僅涉及財產損失,更可能危及被害人或目擊者的生命與身體安全。法律因此加重處罰,目的在於:

     • 降低犯罪過程中的人身風險。

     • 保護民眾免於恐懼與暴力威脅。

     • 維護社會安全。

     

    六、律師提醒與結論

     • 一般竊盜案件若非累犯或金額龐大,法院常給予緩起訴、緩刑或易科罰金處理。

     • 但加重竊盜不同,刑度下限就是六個月以上,一旦被判處六個月以上,就沒有易科罰金的機會,除非能爭取緩刑,否則就必須入監服刑;但身為專辦刑案的律師事務所,我們曾經也有透過刑法59條爭取減刑,讓當事人成功拿到六個月以內的刑度。

      律師建議民眾注意:

     1. 千萬不要以為「順手牽羊」只是小事。

     2. 發現竊盜時,避免與犯嫌正面衝突,因為對方可能攜帶危險工具或有同夥。

     3. 應立即報警,並保存監視器影像或錄影蒐證。

    ➙加重竊盜罪看似生活中常見的小動作(撬鎖、剪電線、偷零錢),卻可能讓人面臨重刑。若不幸涉及案件,應第一時間尋求律師協助,透過專業辯護爭取最有利的結果。

     

    如有任何法律問題

    請立即聯繫→線上免費諮詢平台mail
     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     
    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     
    LINE線上法律諮詢:@lawuicc001(點擊諮詢)
    歡迎電話預約會議:03-3150-034
    提供多元支付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
     
    【了解更多】
    Instagram:chien.sheng_

     

  • 商品Q&A

    • 提問者稱呼
    • E-mail
    • 手機
    • 電話
    • 留言內容
    • 驗證碼
上一頁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