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法律知識文 > 頂替犯罪會有什麼法律後果?刑法第164條的規範解析

頂替犯罪會有什麼法律後果?刑法第164條的規範解析

  • 頂替犯罪會有什麼法律後果?刑法第164條的規範解析
商品圖像
  • 商品資訊

    在刑事案件中,常常會聽到有人「幫別人頂罪」的情況。表面上看似「朋友義氣」或「家人相挺」,但在法律上,這種行為本身就是犯罪。刑法明確規定了「頂替罪」,並指出其保護的法益在於維護國家的司法權行使。以下將詳細說明。

     

    一、刑法對頂替行為的處罰規定

    依據 《刑法》第164條

     • 第1項:

    藏匿犯人或依法逮捕、拘禁之脫逃人,或使之隱避者,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。

     • 第2項:

    意圖犯前項之罪而頂替者,亦同。

    ➙換句話說,若有人明知他人涉嫌犯罪,卻故意出面頂替,讓真正的犯人得以藏匿或隱避,就會構成頂替罪,最高可處二年有期徒刑。這不僅僅是「幫助朋友」的問題,而是直接觸法。

     

    二、頂替罪所保護的法益

    頂替罪的保護對象,並不是單純的個人利益,而是 國家的司法權與社會秩序。

    enlightened根據臺灣高等法院105年度上易字第377號判決:

     • 頂替罪的核心在於保障 國家的搜索權與裁判權。

     • 行為人若意圖幫助真正犯人逃避偵查或審判,而出面頂替,會導致真正犯罪人逍遙法外,司法程序因此受到干擾。

     • 這種情況可能導致訴訟進行受阻,甚至造成錯誤裁判,嚴重妨害國家刑事司法的正常運作。

    ➙因此,頂替罪被視為「即成犯」,只要有頂替行為發生,犯罪就已經成立。

     

    三、結語與律師提醒

    所謂「替人頂罪」並不是道義上的犧牲,而是會讓自己陷入刑事處罰的高風險行為。法律不僅追究真正的犯罪人,也要確保訴訟程序能正確進行,避免因頂替而使真正犯罪人逃避法律制裁。

     

    enlightened律師提醒:若家人或朋友涉案,千萬不要以為「代為承擔」能解決問題。這樣做不僅救不了對方,反而會讓自己也背上刑事責任。遇到相關問題,應立即尋求專業律師協助,才能找到合法且正確的解決方式。

    ➙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,擁有豐富的刑事辯護經驗,能協助當事人釐清法律責任,並提供最適切的法律策略。

     

    如有任何法律問題

    請立即聯繫→線上免費諮詢平台mail
     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     
    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     
    LINE線上法律諮詢:@lawuicc001(點擊諮詢)
    歡迎電話預約會議:03-3150-034
    提供多元支付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
     
    【了解更多】
    Instagram:chien.sheng_

     

  • 商品Q&A

    • 提問者稱呼
    • E-mail
    • 手機
    • 電話
    • 留言內容
    • 驗證碼
上一頁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