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保護管束?誰會被判保護管束?被判保護管束怎麼辦?
-
商品資訊
保護管束 是台灣刑法中的一種保安處分,適用於某些犯罪者,目的是透過監督與輔導,幫助他們改過自新,並防止再犯。簡單來說,這是一種司法監督機制,讓符合條件的犯罪人不需關押,但必須遵守一定規定。
一、哪些人會被判保護管束?
依據 《刑法》第92條,法院得視個案情況,以保護管束代替其他處分,以下情況最常見:
▪️緩刑犯:
• 若法院裁定緩刑,但認為需要額外監督,可能會搭配保護管束。
• 根據 《刑法》第91條之一,緩刑期間若涉及特定罪名,仍需接受保護管束。
▪️假釋犯:
• 假釋出獄者 在假釋期間,依法須接受保護管束,確保其遵守法律與社會規範。
▪️少年案件:
• 根據 《少年事件處理法》第53條,觸法少年可能接受保護管束,期限最長 3年,或至 滿21歲 為止。
• 若執行 超過6個月,且成效明顯,法院可依聲請提前終止。
二、保護管束的規定與執行方式
1、執行期限:
• 最長 3年,但法院可視情況提前解除或延長。
2、管束內容:
受保護管束人需遵守以下規範,否則可能面臨撤銷緩刑、假釋或其他懲處:
▪️定期向觀護人報到(通常每月1~2次)
▪️不得隨意變更住居地(需事先報備)
▪️避免與行為不端者來往
▪️不得接觸特定場所(如夜店、犯罪高風險區域)
▪️配合法院安排的輔導或矯正計畫
三、違反保護管束的後果?
若違反管束規定,可能面臨以下處分:
1、緩刑撤銷,需要執行原刑期。
2、假釋失效,須返回監獄服刑。
3、加重管束條件,如增加報到次數或強制參加輔導課程。
四、你該怎麼做?
保護管束的好處 是能讓當事人不必坐牢,但若不遵守規定,反而可能面臨更嚴重的法律後果!如果你或親友正在接受保護管束,不確定該如何遵守,請務必尋求律師協助,以免無意間違規,影響自身權益!
切勿輕忽保護管束的重要性,遵守規範才能確保自身權益!
如有任何法律問題
請立即聯繫→線上免費諮詢平台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LINE線上法律諮詢:@lawuicc001(點擊諮詢)歡迎電話預約會議:03-3150-034提供多元支付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【了解更多】Facebook: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Instagram:chien.sheng_ -
商品Q&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