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法律知識文 > 醫療糾紛先調解?還是直接提告?——給家屬與病人的實用行動筆記

醫療糾紛先調解?還是直接提告?——給家屬與病人的實用行動筆記

  • 醫療糾紛先調解?還是直接提告?——給家屬與病人的實用行動筆記
商品圖像
  • 商品資訊

    醫療過程出差錯,帶來的不只是醫療結果,更是情緒風暴。愤怒與難過都正常,但接下來的每一步,都關係到能不能把事釐清、把權利守住。這份指南,幫你用最務實的方式走完第一哩路。

     

    一、一句話先講明白:大多數案件「要先調解」

    自 2024/1/1 起,《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》上路。重點只有兩個:

    1、必經程序:多數醫療爭議,在提民事或刑事之前,都得先走地方衛生局的醫療爭議調解。

    2、時效保護:調解若沒成,在「不成立證明送達後 6 個月內」提刑事告訴,法律會把你的告訴時間回推到你申請調解的那一天(醫預法 §16 Ⅲ)。

    ★意思是:通常不能直接打官司;但別怕調解拖過刑事 6 個月告訴期——法律已設安全網。真正要緊的是把時點算清楚、文件備齊。

     

    二、黃金 72 小時:先把能留的證據,全留住

    1、申請「完整病歷」而不是摘要

    《醫療法》§71 規定醫院應提供病歷複本、不得無故拖延。醫囑、護理紀錄、檢查影像、檢驗報告、手術與麻醉紀錄、同意書等,能要就要「全套」。

    2、物證別丟

    藥袋、點滴袋(可行時)、收據、同意書、沾汙衣物——都可能用來拼出時間線,對照病歷是否一致。

    3、對話要能回放

    你是當事人之一時的錄音,多半可以作為自保;私密空間的秘密錄音恐涉妨害秘密,盡量選在病房或護理站等半公開場域。先合法,才有用。

    4、人證名單趁早列

    當時在場的人都可能說出關鍵細節:家屬、護理師、社工、同病房病友與其家屬。把姓名、聯絡方式、能證明的事記下來。

    5、找第二意見

    讓無關聯的同專科醫師看一次。很多不理想的結果未必是疏失;但若偏離常規,第二意見常會看得出來。

     

    三、官方管道怎麼走?

    |院內關懷小組|

    事故後 5 個工作日內啟動,協助溝通與關懷。此階段的「道歉/不利陳述」,非經雙方同意不得作為訴訟證據,目的就是讓溝通能順利。

    |地方衛生局醫療爭議調解(必經)|

    由醫、法等專家參與,衛生局可調閱病歷。若談成,調解書送法院核定後具強制執行力,等同判決。

    |公所調解|

    較單純、以金額協商為主的案件可考慮。送法院核定後同樣可強制執行。

    |專業「輔助工具」|

    醫事專業諮詢(目前常態費用 NT$6,000):先拿到初步專家意見。

    ★醫療爭議評析(由調解委員職權啟動,免費):提供客觀專業觀點,幫助雙方聚焦爭點。

     

    四、訴訟現實:三道難關先認清

    A. 「醫療過失」門檻高(《醫療法》§82

    要成立責任,得同時說明:

    低於當時當地的醫療常規/水準(違反必要注意義務),且超出合理臨床專業裁量(不只是做得不好,而是不合理),這需要把病歷拆到很細,再用專業語言說服法官。

    B. 鑑定意見的影響力幾乎決定勝負  

    法院與檢方多依賴醫事審議委員會(醫審會)的鑑定。重點不只是「送去鑑定」,而是送什麼問題去鑑定。

    ★問題問得越專業、越精準,鑑定越有機會直面真正的疏失點。

    C. 求償怎麼算  

    除了醫療費、復健/看護、交通、輔具、薪資損失等「財產損害」,常見還有:

    ♦  勞動能力減損:需評估比例,再以精算推估至退休年齡。

    ♦  精神慰撫金:沒有公式,由法官依個案裁量。

    ♦  證明材料要齊,才能把金額說服到位。

     

    五、快問快答(FAQ)

    Q:可以不調解,直接打民刑事嗎?

    A:一般情況不行。醫預法要求先經衛生局調解,未經調解法院或地檢多會先移付調解。

     

    Q:調解拖太久,會不會超過刑事過失傷害的 6 個月告訴期?

    A:醫預法設有回溯保護:不成立證明送達後 6 個月內提告,視同你在申請調解那天就已告訴。

     

    Q:鑑定費要誰出?

    A:通常由申請方先墊或由法院裁量;最後由敗訴方負擔,勝訴得以請求償還。

     

    Q:若不認同鑑定結果呢?

    A:可以具體指出報告缺陷(邏輯矛盾、文獻過時、新證據等)請求再鑑定;是否准許,法院有裁量。

     

    Q:有簽手術同意書就沒責任?

    A:不一定。那是風險告知,不是免責。若處置違反醫療常規或出現不該發生的錯誤,仍可能負責。

     

    Q:打官司要多久?

    A:醫療案多要鑑定,一次鑑定常 6–12 個月以上;若再鑑定與上訴,2–5 年很常見。

     

    如有任何法律問題

    請立即聯繫→線上免費諮詢平台mail
     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     
    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     
    LINE線上法律諮詢:@lawuicc001(點擊諮詢)
    歡迎電話預約會議:03-3150-034
    提供多元支付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
     
    【了解更多】
    Instagram:chien.sheng_

     

  • 商品Q&A

    • 提問者稱呼
    • E-mail
    • 手機
    • 電話
    • 留言內容
    • 驗證碼
上一頁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