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法律知識文 > 二手車保固糾紛;合約上面寫現況交車是否還能主張車輛有瑕疵??口頭保證與書面合約的爭議

二手車保固糾紛;合約上面寫現況交車是否還能主張車輛有瑕疵??口頭保證與書面合約的爭議

  • 二手車保固糾紛;合約上面寫現況交車是否還能主張車輛有瑕疵??口頭保證與書面合約的爭議
商品圖像
  • 商品資訊

    enlightened前言

    二手車買賣中,保固常常是成交的關鍵。不少車行為了促成交易,會向客戶承諾「保固半年」或「保固一萬公里」。然而,一旦車輛交付後發生故障,買方主張保固、車行卻認為「口頭承諾不算數」,糾紛便隨之而來。這類爭議如果沒有妥善處理,往往會傷害車行商譽,甚至衍生法律責任。

     

    一、常見保固糾紛案例

     1. 口頭保證爭議

     • 業務員當場承諾「保固引擎、變速箱」,但合約中卻未記載,交車後出現故障,買方要求保固時,車行卻拒絕。

     2. 保固範圍不清

     • 合約僅寫「保固半年」,但沒有明確列出保固項目,導致雙方對「哪些零件故障應負責」產生爭議。

     3. 保固條件過於嚴苛

     • 合約雖有保固條款,但附加過度限制,例如「必須在特定修車廠維修,否則失效」,容易被法院認定為顯失公平。

     4. 保固與瑕疵擔保責任混淆

     • 車行認為有提供保固就足夠,但若車輛在交付時已有隱藏瑕疵,仍須依《民法》第354條承擔瑕疵擔保責任,保固無法取代。

     

    二、法律責任解析

      民法上的瑕疵擔保責任  

    《民法》第354條規定,出賣人應就標的物瑕疵負擔擔保責任。即使車行在合約中約定保固條款,若交車時存在隱藏瑕疵,車行仍可能需負擔修復或賠償責任。

     

    三、消費者保護法的限制

    《消費者保護法》第7條,業者有告知義務。若車行在行銷過程中承諾保固,卻未落實於契約,消費者仍可主張權益。法院甚至可能認定口頭廣告屬於契約的一部分。

     

    四、合約條款審查

    若保固條款設計過於偏向業者,例如完全免責或不合理限制,法院可依《消費者保護法》第12條認定該條款無效。

    車行如何降低保固糾紛風險?

     1. 將口頭承諾書面化  

     • 所有保固內容應記載於買賣契約中,避免因口頭爭議難以舉證。

     2. 明確列出保固範圍與例外  

     • 合約內清楚列明哪些零件在保固範圍內,以及哪些屬於自然耗損不適用。

     3. 合理設定保固條件  

     • 避免過度限制消費者維修權利,條款應符合法律公平原則。

     4. 聘請律師審查契約  

     • 定期更新保固合約範本,確保符合最新法律見解與實務判決。

     

    五、結論:保固條款是風險,也是保障

    對二手車行來說,保固是贏得客戶信任的重要手段,但如果設計不當,反而成為法律糾紛的導火線。

     

    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能協助車行:

     • 制定合法有效的保固條款

     • 協助處理消費者保固爭議

     • 提供長期法律顧問服務,降低糾紛風險

    enlightened我們推出車行專屬法律顧問方案,不僅幫助車行用保固建立信任,更確保合約經得起法律檢驗,讓車行在市場中更具競爭力。

     

    ➙想讓您的保固承諾成為加分而不是風險?立即聯絡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,讓我們為您把關每一份契約。

     

    如有任何法律問題

    請立即聯繫→線上免費諮詢平台mail
     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     
    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     
    LINE線上法律諮詢:@lawuicc001(點擊諮詢)
    歡迎電話預約會議:03-3150-034
    提供多元支付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
     
    【了解更多】
    Instagram:chien.sheng_

     

  • 商品Q&A

    • 提問者稱呼
    • E-mail
    • 手機
    • 電話
    • 留言內容
    • 驗證碼
上一頁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