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法律知識文 > 什麼是棄保潛逃罪?什麼情況?會構成犯罪?棄保潛逃有刑責了!

什麼是棄保潛逃罪?什麼情況?會構成犯罪?棄保潛逃有刑責了!

  • 什麼是棄保潛逃罪?什麼情況?會構成犯罪?棄保潛逃有刑責了!
商品圖像
  • 商品資訊

    2025年5月13日,立法院通過一項對台灣司法制度具重大影響的《刑法》修正案,增列全新章節「妨害司法公正罪」,其中最受關注的,就是新設的「棄保潛逃罪」。

    這項修法讓「逃跑不再只是損失保證金」,而是會觸犯刑事責任,最重可判三年有期徒刑。同時,針對干預審判的行為,也增列對法官、檢察官的不法關說、對證人或通譯行賄等新罪名。本文將帶您了解這項新法的背景、定義、刑責與實務意義,讓您在遇到類似法律議題時,能夠掌握核心觀念,做出正確判斷。

     

    一、立法背景|從法律漏洞到刑事責任的轉

    長久以來,當被告交保後選擇潛逃,法院只能沒收保證金,卻無法再進一步追究其刑責。這種制度缺口,讓某些涉案重大、具經濟能力的被告視保證金為「代價」,選擇直接逃亡,形同鼓勵違法。像是早年被揭發潛逃海外的某些商業名人與網紅案件,就凸顯出制度的無力。

    ➙本次修法,正是為了解決這項問題,將「棄保潛逃」從單純的訴訟違反行為,明確納入刑事處罰範疇,藉此嚇阻類似情形一再發生,重建民眾對司法制度的信任。

     

    二、什麼行為會構成棄保潛逃罪?

    根據新法規定,構成「棄保潛逃罪」需同時符合下列三項條件:

    1、被告經檢察官或法院命令具保、責付、限制住居或限制出境。

    2、收到合法傳喚後,卻未提出正當理由而不到庭。

    3、該行為已導致通緝發布。

    ★如果這三項條件都成立,被告將不再只是損失保證金,而會因違反法院信賴,面臨刑事處罰。

    enlightened  舉例來說:

    若一名被告因詐欺案件交保候傳,但之後刻意不到庭,且已遭法院發出通緝,即屬本罪範圍,未來可被依法起訴並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
     

    三、修法內容與實際影響:棄保潛逃罪刑度與法律效果

    (1)刑度設定   

    根據新制,《刑法》增列條文明確規定:「經具保或責付命令,無故不到庭並被通緝者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。」

    這項規定意味著,被告只要違反到庭義務且遭通緝,即使尚未判決定讞,也可能因這項違法行為而另案被追訴。

    ➙此外,對於同案其他涉案人(例如協助逃亡者、藏匿者),也可依教唆犯或幫助犯論處,防堵協助潛逃成為風氣。

    (2)與脫逃罪區別    

    傳統的「脫逃罪」是針對被羈押中的被告從拘留場所逃脫,而「棄保潛逃罪」則是針對未羈押、已獲交保者未依期出庭的情況,兩者本質不同,也不會重複處罰。

    (3)累犯加重、共同犯意適用   

    如行為人曾因類似行為遭判刑,在再犯時即屬累犯,依刑法規定,法院可加重其刑至原刑度之二分之一。而如有多人共同規劃潛逃,或有第三人提供資金、住宿,亦可能被視為共犯論處。

     

    四、為什麼這項修法這麼重要?數據與國際比較告訴你答案

    根據司法統計資料,光是2019年至2023年間,全台就有超過5萬8000人被列為通緝犯,其中近8000人曾出境,1600多人涉嫌詐欺潛逃海外。這不只是法律問題,更是國安與國際合作的重大挑戰。

    ★許多逃亡者一旦離境,難以強制遣返,不僅浪費司法資源,更讓被害人求償無門。修法後,能在初期即啟動刑事追訴機制,增加國內外跨境合作依據。

     

    五、我們對當事人的提醒

    如果您或親友正在刑事訴訟中交保候傳,千萬不能心存僥倖「跑一跑就沒事」,現在的法律已經不再只是沒收保證金這麼簡單。

    一旦被認定構成棄保潛逃,未來不僅面臨刑事處罰,更可能在其他案件中遭遇法官從重判刑的風險,甚至影響之後的假釋、緩刑或社會勞動資格。

     

    六、遇到法律問題,請盡快尋求協助

    棄保潛逃罪的設立,象徵著司法制度更為完善與嚴謹。若您正處於刑事案件程序中,不確定交保後有哪些義務或條件,或對限制住居、通緝風險有所疑問,建議及早與律師聯繫,由專業團隊為您分析風險、規劃防範對策。

    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擅長處理各類刑事案件,無論是交保程序、爭取免羈押、或防範潛逃風險的法律建議,我們都能為您提供即時且務實的協助。

     

    如有任何法律問題

    請立即聯繫→線上免費諮詢平台mail
     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     
    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     
    LINE線上法律諮詢:@lawuicc001(點擊諮詢)
    歡迎電話預約會議:03-3150-034
    提供多元支付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
     
    【了解更多】
     
    Instagram:chien.sheng_

     

  • 商品Q&A

    • 提問者稱呼
    • E-mail
    • 手機
    • 電話
    • 留言內容
    • 驗證碼
上一頁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