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孩子被收容怎麼辦?】未成年人遭法院收容,家長必讀完整應對指南與法律協助重點
-
商品資訊
目錄
當未成年人遭到法院裁定收容,對父母來說無疑是焦慮萬分的時刻。但請記得,這個過程不代表孩子人生的終點,而可能是重新修復家庭關係、引導孩子重返正軌的契機。本文將告訴您,孩子被收容後家長應該怎麼做、需要注意什麼,以及何時該尋求法律協助。
一、第一步:了解收容的原因與地點
法院會在少年審理程序中說明孩子被收容的理由。如果當下不清楚,建議您立即聯繫負責案件的少年調查官或少年保護官,詢問下列資訊:
• 收容的法律依據與具體事實
• 收容地點與單位(如觀護所、感化教育機構)
• 探視時間、流程與需攜帶之證件
★清楚了解這些資訊,才能安心且有效地支持孩子。
二、主動聯繫少年調查官或保護官
少年調查官與保護官是少年事件程序中極為重要的角色,負責了解孩子的成長背景、家庭支持情況,並建議法院後續的保護處分。家長可藉此機會:
• 瞭解法院為何選擇收容措施
• 表達願意配合輔導、改善家庭環境的態度
• 爭取法院考慮責付、減輕處分、協助孩子改過自新
三、安排探視:實際陪伴遠比責罵重要
確認孩子被安置的收容機關後,請盡快洽詢法院或收容單位,了解探視的具體辦法,包括:
• 探視開放時間與地點
• 所需證件(通常需攜帶身分證與法院文件)
• 探視注意事項(是否可攜物品、會面時限等)
➙探視過程中,請家長盡量採取支持、傾聽與同理的態度,而非責備與質疑,讓孩子知道他仍值得被關心與被愛。
四、趁這段時間修復親子關係
孩子被收容,與外界一時隔絕,其實是個冷靜與反思的契機。家長不妨:
• 透過探視或寫信,傳達理解與期許
• 與孩子討論未來生活與改變的可能性
• 聯繫心理諮商、輔導資源,協助孩子情緒穩定與行為重建
➙重建親子信任,比法律處分更能真正幫助孩子重新起步。
五、必要時尋求法律協助:聲請責付或聲請閱卷釐清權益
若您對法院的收容裁定有所疑問,或認為孩子其實可以在家接受輔導而無須收容,家長可透過律師協助提出法律聲請,爭取合理處置:
• 聲請責付:請求法院將孩子交由家長照顧,不再繼續收容,改由家庭輔導或社區保護機制協助孩子改善行為。
• 聲請閱卷:若需了解法院裁定收容的具體理由與卷內資料內容(如保護官調查報告、少年陳述等),可向少年法庭聲請閱卷。
需要注意的是,少年案件的卷宗不同於一般刑事案件,閱卷必須經少年法庭法官的許可。即使提出聲請,法院也可能基於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與最佳利益,限制閱卷範圍或不予准許。因此,閱卷權非絕對,需要透過合理理由與法律策略爭取。
➙建議家長或律師提出具體說明,例如為了準備責付聲請、了解事證是否與事實相符,表達閱卷的正當目的與保密承諾,才有可能獲得法官的同意。
六、認識保護處分與收容後續影響
少年事件常見的處遇方式包括:
• 保護管束:法院指定時間接受輔導與監督,通常由保護官定期追蹤
• 安置輔導:安排至少年輔導機構進行短期生活管理與教育
• 感化教育:針對重大偏差行為,安排至感化院進行較長期的教育與管理
在保護處分期間,孩子需遵守法院或機構的各項規定,如有違反,法院可:
• 延長保護管束期限
• 增加處分項目,例如命其參與勞動服務、接受心理治療等
七、家長的角色仍是關鍵
即使孩子已進入司法程序,家長的配合與態度仍深深影響法院對孩子的評估與後續處遇。您可以:
• 積極參與法院與保護官的溝通
• 配合學校、輔導機構安排的家庭輔導或會談
• 持續給予孩子關心,避免孩子感到被放棄
★記住,法院看重的不只是孩子的行為,也看重家長是否有能力承接孩子回到家庭生活。
結語:孩子被收容不是絕路,而是重啟的契機
當孩子被法院收容,請您不要驚慌,也不要放棄。這是一個能讓孩子遠離負面影響、沉澱思考的轉折點,更是家長重新靠近孩子、發揮影響力的時機。
如您需要法律諮詢、聲請責付、聲請閱卷或其他少年保護程序相關協助,歡迎聯繫我們。
如有任何法律問題
請立即聯繫→線上免費諮詢平台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LINE線上法律諮詢:@lawuicc001(點擊諮詢)歡迎電話預約會議:03-3150-034提供多元支付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【了解更多】Facebook: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Instagram:chien.sheng_ -
商品Q&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