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無罪推定是什麼?】被告不是罪犯,法院判決前都應假設無罪!
-
商品資訊
目錄
在刑事案件中,很多人常常因被起訴就背上「罪犯」的標籤,但事實上,即使被檢察官起訴,法院在尚未判決前,都必須推定你是無罪的。這就是刑事訴訟中的一項根本原則:無罪推定原則。
➙本篇文章將用簡單白話的方式,帶您了解無罪推定的核心概念、法律依據,以及這個制度如何保障您免於遭受冤屈。
一、什麼是無罪推定原則?
簡單來說,無罪推定原則就是:在法院尚未判決前,法律必須假設被告是無罪的人。
➙這意味著,即使你是犯罪嫌疑人或被起訴的被告,除非經法院判決有罪確定,否則不應被視為犯罪者。
二、舉證責任在「檢察官」,不是被告
在刑事訴訟中,提出證明的責任在檢察官身上,也就是「控方」。只有當檢察官提出的證據能讓法院排除一切合理懷疑時,法院才會判定被告有罪。
➙而被告不需要「證明自己無罪」,因為法律一開始就認為你是無罪的。
三、無罪推定保障的是什麼?
這項制度的意義在於:
• 保障基本人權:避免濫權與冤案,讓每個人都能獲得公平審判。
• 避免未審先判:法院不能因為媒體報導或社會輿論就預設你有罪。
• 確保程序正義:只有證據確鑿、審理完備,法院才能定罪。
四、法律明文保障:不是口號,而是法律規定
在我國,《刑事訴訟法》第154條第1項明確寫道:「被告未經審判證明有罪確定前,推定其為無罪。」
➙這條法律就是保障每一位當事人不被隨意定罪的依據。
★此外,國際間也有類似規範,例如《世界人權宣言》與《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》,都將無罪推定列為基本人權。
五、實務應用:警察、媒體與法院都必須尊重
在實務中,無罪推定的應用範圍相當廣:
• 警方偵辦時,不能對外公開指稱被告已犯罪,否則可能涉及毀謗或侵權。
• 媒體報導時,也應避免使用「犯人」、「罪犯」等字眼稱呼未經判決的被告。
• 法院審理時,必須保持中立,依法評估檢方證據,不能預設立場。
六、被起訴了怎麼辦?律師能做的事
即使無罪推定原則存在,如果您在偵查或審理階段沒有妥善主張權利,仍有可能被錯誤定罪。
這時候,選擇一位專業的刑事辯護律師至關重要。律師會:
• 協助您行使緘默權、避免自證己罪;
• 檢視檢方證據是否違法取得;
• 爭取無罪、不起訴或最輕處分。
七、結語:每個人都有被公平對待的權利
無罪推定原則不是保護壞人,而是為了保護「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無辜的」這個價值。
若您或家人正面臨刑事指控,不要自己承擔壓力,讓我們來守護您的權利。
➙我們擁有專辦刑事案件的律師團隊,全台支援,第一時間介入,為您爭取無罪或最有利結果。
如有任何法律問題
請立即聯繫→線上免費諮詢平台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LINE線上法律諮詢:@lawuicc001(點擊諮詢)歡迎電話預約會議:03-3150-034提供多元支付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【了解更多】Facebook: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Instagram:chien.sheng_ -
商品Q&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