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子煙被驗出毒品成分怎麼辦?電子煙竟驗出毒品陽性?依托咪酯試劑偽陽性風波解析!!
-
商品資訊
目錄
近年新興毒品「依托咪酯」引起社會高度關注,政府火速修法將其列為第二級毒品,警方也迅速採購快篩試劑以利查緝。然而,自試劑上路以來,卻頻頻傳出「偽陽性」爭議,有民眾僅吸食電子煙,竟遭檢驗為毒品陽性,甚至被強制帶回警局、留置過夜。這些檢驗誤差是否合理?民眾又該如何保障自身權益?以下由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為您詳細解析。
一、電子煙吸食竟被驗出毒品陽性?原因竟是「尼古丁干擾」
根據媒體調查,首批依托咪酯檢驗試劑自2023年10月上路後,不少使用電子煙的民眾發現檢驗結果顯示陽性反應,讓人驚恐不已。對此,負責生產該批試劑的業者坦承,當初因法規限制,測試樣品僅使用「不含尼古丁」的煙油,導致未能預見尼古丁對檢測結果的干擾,從而出現大量偽陽性。
➙該業者於同年10月底完成第二代試劑修正,並通知各地警局更換,但目前各單位是否已全面替換、仍持有多少舊款試劑,則尚無明確數據。
二、快篩試劑採購標準不一 全台規格未統一
刑事局表示,毒品快篩試劑由各縣市警察局自行招標採購,並無全國統一規格,導致不同地區警用試劑品質可能不一,進而影響檢驗結果。
➙以2023年為例,警政署共撥款245萬元支援採購,配發總計7萬4120劑依托咪酯快篩試劑,其中已配發約3萬6000劑。然而,此制度下可能衍生試劑品質不一與檢驗誤判的風險。
三、試劑偽陽性帶來的法律風險與人權疑慮
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連家緯律師指出,警方依據《警察職權行使法》第6條的規定,若認為民眾有犯罪之虞,可進行盤查與檢驗。例如電子煙有異味、行為異常等都可能成為盤查理由。
一旦試劑初篩呈現陽性,警方可依《刑事訴訟法》現行犯規定進行逮捕,後續甚至可能強制採尿送驗。即便最終檢驗報告證實是偽陽性,檢察官作成不起訴處分,當事人仍已經歷整個警局留置與偵查程序。
➙這類情況雖無法輕易主張警方程序違法,但對無辜民眾而言,已形成重大名譽與精神損害。
四、律師建議:面對毒品試劑偽陽風險,務必審慎應對
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提醒,市面上的電子煙油來源不明,成分標示不一,若不慎誤用含有干擾物質的煙油,即可能遭誤判為毒品使用者。最保險的做法是:避免使用電子煙,特別是來路不明或非法來源之產品。
➙此外,若民眾遭遇毒品快篩偽陽性、被警方逮捕或採樣的情形,應立即行使緘默權,並儘速聯繫具處理毒品案件經驗的律師,確保自身權益不受侵害。
五、結語:快篩試劑應精進 執法程序需審慎
毒品快篩試劑為警方查緝利器,但「偽陽性」問題若處理不慎,反而可能侵犯人權、製造冤錯案件。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呼籲:政府與警方應持續提升試劑準確度與執法程序透明度,同時提醒民眾,當面臨毒品指控時,切勿輕忽,請及早諮詢律師,以爭取最有利的處理結果。
若您或家人遇到毒品偵查、快篩誤判或被錯誤指控毒品罪名,請立即聯絡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,我們提供全台即時法律支援,專業團隊親辦毒品案件,為您爭取清白與自由。
如有任何法律問題
請立即聯繫→線上免費諮詢平台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LINE線上法律諮詢:@lawuicc001(點擊諮詢)歡迎電話預約會議:03-3150-034提供多元支付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【了解更多】Facebook: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Instagram:chien.sheng_ -
商品Q&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