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殺人未遂成功打成傷害罪】專辦殺人刑案律師推薦!!殺人未遂案如何辯護2025版本
-
商品資訊
在刑事訴訟中,被告面臨的罪名輕重,決定了未來人生的方向。若被依殺人未遂罪起訴,刑度至少五年以上,甚至可能面臨無期徒刑,對當事人及家庭影響極大。然而,刑事案件的辯護並非無解,即使面臨最嚴重的指控,只要透過縝密的法律攻防,仍然有可能讓法院改變認定,爭取較輕的判決。本所近期成功代理一樁殺人未遂案件,透過精準的辯護策略,使法院最終改判為傷害罪,被告刑度從原判5年11個月大幅減輕,成功維護當事人權益。
一、案件事實與檢方指控
本案起因於一場車禍賠償糾紛,被害人因催討賠償金,與本案被告等人相約談判。然而,雙方在會面過程中發生口角,最終演變成肢體衝突。在場多人參與毆打,其中同案被告持刀砍傷被害人,導致被害人受重傷,經送醫急救後才倖免於難。
事發後,警方根據監視器畫面與證人證詞進行偵查,檢察官最終以殺人未遂罪起訴所有涉案人員,並認定:
1、所有被告均具「共同殺人故意」,即使未直接持刀砍人,但參與圍毆行為,應與持刀者負擔相同刑責。
2、攻擊手段非單純毆打,而是持械暴力,且攻擊部位涵蓋頭部、軀幹等致命區域,顯見所有人皆知可能造成死亡結果,卻仍繼續施暴。
3、依監視器畫面與目擊證人陳述,檢察官認為被告參與圍毆,應適用最嚴格的法律制裁。
4、法院原審認同檢方論點,認定被告構成共同殺人未遂罪,判處有期徒刑5年11個月,並沒收作案工具。
二、辯護策略與成功關鍵
1. 否定「殺人故意」,爭取改判傷害罪
殺人罪與傷害罪的最大區別,在於行為人是否具有殺人的主觀犯意。我們的辯護策略重點在於:
▪️證明被告無殺人動機
被告與被害人唯一的糾紛來自車禍賠償,並無任何深仇大恨,因此無謀殺的主觀動機。
▪️強調被告的行為與致命攻擊的區別
被告當時持有球棒,但攻擊部位主要為軀幹與四肢,並未針對人體的要害部位,如頭部或心臟,且攻擊次數有限。
▪️突顯決定性傷害並非被告所為
被害人身上最嚴重的傷勢,如肝臟撕裂、肋骨骨折、深層刀傷,皆來自於同案被告的持刀攻擊,而非本案被告的行為所導致。
2. 證據攻防,推翻檢方「共同犯意」認定
刑事審判最關鍵的環節,在於證據攻防。我們透過細緻的法律分析,成功破解檢察官的起訴論點:
▪️監視器畫面分析
監視器影像顯示,最嚴重的攻擊來自於持刀的同案被告,而本案被告的行為僅屬毆打,且未參與致命攻擊。
▪️證人證詞矛盾點解析
在法庭上,我們透過交互詰問,指出檢方證人供述前後矛盾。例如,證人最初表示「看到所有人都動手」,但在進一步詢問後,卻改口稱「不確定是誰砍的」,顯見證詞不穩定,可信度不足。
▪️個別論罪原則,排除共同正犯認定
我們強調刑事案件應個別論罪,不能因為多人涉案就一概適用「共同犯意」。本案中,持刀攻擊的行為是同案被告所為,本案被告的行為應僅承擔其對應的責任,即傷害罪。
3. 「罪證有疑,利歸被告」原則適用
刑事訴訟法規定,若檢方無法提供足夠證據證明被告確有「殺人未遂」的犯意,則法院應做出對被告較有利的裁決。在本案中,我們成功讓法院認定,檢方的證據無法排除合理懷疑,因此應改依傷害罪論處,而非殺人未遂。
最終判決結果與刑度變化
經過審理,法院最終接受我們的辯護觀點,裁定:
▪️撤銷原「殺人未遂罪」判決,改判為「傷害罪」。
▪️被告由原本的「有期徒刑5年11個月」改判為「有期徒刑2年6個月」。
▪️扣案的球棒予以沒收,其餘未扣案物品不予追究。
▪️這項判決使被告從可能面臨5年以上刑期,大幅減刑至2年6個月,未來仍有假釋可能,對其人生影響大幅降低。
三、結論:刑事辯護的關鍵價值
本案充分展現了刑事辯護的關鍵價值,即:即使面臨最嚴重的指控,仍然可以透過正確的法律策略,使法院重新審視案件,進而改變罪名與刑責。
我們的成功策略包括:
✔ 剖析案情,找出證據漏洞,精準反駁檢方指控。
✔ 強調「犯罪動機」與「共同犯意」的區別,避免不當重刑。
✔ 透過證據攻防與交互詰問,削弱不利證詞,提高勝訴機率。
如果您或親友正面臨殺人未遂、傷害、聚眾鬥毆等刑事案件,我們能提供專業法律服務,為您爭取最有利的判決結果。刑事案件的關鍵時刻,每一步都影響深遠,請立即聯繫我們,讓專業律師為您提供最佳法律策略!
如有任何法律問題
請立即聯繫→線上免費諮詢平台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LINE線上法律諮詢:@lawuicc001(點擊諮詢)歡迎電話預約會議:03-3150-034提供多元支付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【了解更多】Facebook: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Instagram:chien.sheng_ -
商品Q&A